腦科學教育法正夯

SONY DSC

SONY DSC

自從日本知名遊戲大廠任天堂在2005年推出一系列「鍛鍊腦」遊戲以來,不僅讓「腦年齡」、「腦部訓練」成為流行語,今年由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Mr. Brain」上映後,更使得「腦科學」話題在日本形成一股「腦」熱潮。最近還有一位腦科學阿嬤提倡的「腦科學育兒法」在日本爆紅,她認為只要在孩子腦部發育成熟以前鍛鍊一個「優秀」的腦,長大以後的讀書升學根本不是問題,但這樣的觀點,實在有更多補充說明的必要。

當然,0-3歲是嬰幼兒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嬰幼兒大腦的變化迅速,腦內神經元突觸不斷地生成和修剪,但若因此認為「如果孩子的腦在3歲之前沒有得到足夠的刺激,將來就不會有良好的發展」則是一個危險的決定論觀念,事實上,從研究證據顯示,發現了神經的可塑性,因而瞭解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也就是說大腦的適應性其實非常強,一直到老年都還在發展。

近年的腦科學研究,除著重在知覺、記憶、閱讀、注意力等議題外,也逐漸擴展到情緒、社會行為、人類發展、精神醫學等領域,尤其,大腦額葉(frontal lobe)的異常活動與精神分裂症之間的關係,現也已成為精神醫學著重的研究主題。在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者主張,教育不應該是依據眾人的意見,而應根據腦和認知神經的研究,以證據為基礎,再提出教育的觀點和方案。

反觀台灣,由於一般民眾對大腦與腦科學的了解仍非常少,也因此對大腦存有許多迷思,例如三歲定終生、吃腦補腦、從皮紋檢測開發潛能、右腦開發…等許多沒有證據基礎的論調,左右著許多家長和老師的想法。

又如社會普遍存在「笨孩子不可教,只能讀放牛班」的觀念,但根據腦科學研究發現,即使是有同樣基因的雙胞胎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大腦活化區域並不相同,這證明了就算是大腦的結構相同,可是後天的經驗不同,所以活化的神經迴路不同,所得出的觀念也就不同。這個研究提供了教育的神經機制,因為教育是可以藉由後天的操弄,卻能改變先天的神經迴路連接,這個大腦的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就是教育的意義。

若說什麼是最好的腦科學教育法,那個方式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多讀、多想,進而引發學習動機。數千年前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今以腦科學的觀點來看似乎很有道理,這也是符合神經機制的學習方法。最新的腦科學研究已讓我們清楚看到大腦會因為外界環境的需求而改變內在神經的機制,它是終其一生不斷地在作調適與類化(assimilation and accommodation)。也就是說,不論天資怎樣,只要透過引發學習動機的教育方式,每一位未來的主人翁都充滿著希望。

精神是腦的生理功能表現,它包含一個人情緒、認知、行為與生理驅力四層面功能,若社會大眾能對腦與精神多些科學性的認識與關切,就可以及早瞭解自己的腦力,保養自己的頭腦。尤其,對二十一世紀轉型中的台灣來說,腦科學知識的普及與將其運用在教學上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教育政策制訂者及教師也有必要了解大腦與學習的關係,如此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One Commen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