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與生活】精神樂活,遠離孤寂

精神樂活,遠離孤寂

文/湯華盛.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執行長

特蕾莎修女說:「現今社會最大的疾病,並非痲瘋病、癌症或肺結核病。而是感覺到不被需要,不被照顧,並且被大家拋棄了!」精神健康基金會2020年調查,發現有44.2%國人經常感到孤寂。對比2014年的調查結果,增加12%。可見跟著社會進步的腳步,人們不但不覺得身心愉快,反而更加覺得更孤寂。

自從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後,增加了人們之間的社交距離,朋友間因為隔離而無法面對面擁抱打招呼,增加很多的孤寂感。但是,在美國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並非所有的人都感受到孤寂,其中老年人雖然被居家隔離卻可以處之泰然,反而是年輕人會感受到濃濃的孤寂感。或許老人家過慣了一個人的生活,而年輕人無法外出走走與朋友歡聚,更容易感受孤寂。

全國調查發現, 45歲以上的成年人有35%感到孤獨; 60歲以上的成年人有43%至少在「某些時候」感到孤獨;尤其有研究顯示年輕人的孤寂感比率最高。孤寂感越高,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也越差。一份關於孤寂的研究調查顯示,孤寂單身者的死亡風險會提高45%,等同於每天吸15支香菸的危害。

所以如何定義「孤寂」呢?孤寂跟獨居並非同義詞,孤寂應該是在某些狀態自己無法自在地跟他人互動,這可能是缺乏社會資源,或源自於性格,導致自己處在孤單一人的世界當中。這時感受的可能是生氣、憂鬱、恐懼、焦慮的情緒。或許這個人社交活動很多,但是他總是覺得與人的互動太膚淺,導致心靈總覺得孤單寂寞;或許真的就是孤單一個人,沒有親近朋友的互動。某些人獨居但是並不感到孤寂,例如修士、和尚等,他們因應修行的需要,必須遠離塵囂住在山洞或鄉間,但是他們心中有上帝、佛祖,所以並不孤寂,反而有豐富的心靈體驗。

孤寂感為何對身心是有害的?因為人類是群居生物,若落單、孤獨一個人,身體會出現危險的警訊,因為遠古時代落單的生物很容易會被其他動物吃掉。這時候壓力賀爾蒙增加、組織呈現發炎狀態、出現負面情緒,以上的反應

原本都是人類祖先的保命機制,若是長期的孤寂感就反而容易併發憂鬱症、心臟病、失智症、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嚴重的話,將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罹癌、致命。

 

如何消除孤寂感?我們強調要想辦法讓自己精神樂活,有以下的要點:

 

  1. 首先指認出孤寂感,並且有決心去做改變:

指認出自己的孤寂感,瞭解孤寂感的成因來自何處? 是自己的原生家庭、性格問題、失去重要家人、寵物或朋友等,再據此尋找適當的資源去做改變。

  1. 瞭解孤寂感已經在你身上影響心理與身體的健康:

孤寂感造成你的心情低落、焦慮、恐懼,身體也因此日漸衰弱。

  1. 吃得好與常運動:好食物可以補充能量,例如地中海飲食、有機食物,可以讓身體健康;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走路8000步以上,可以增加血清素、腦內啡的濃度,放鬆身心,讓心情常保愉快。
  2. 充足的睡眠:至少7-8小時。可以排掉身體的毒素、修補組織、整理記憶、沉澱情緒。
  3. 養成健康的嗜好:自己要有至少一樣嗜好,例如:攝影、畫畫、烹飪、烘焙、書法、閱讀……等,熱心參與學習,也容易自作品中獲得成就感。
  4. 善待自己:多愛自己,不要太過自責。有時因為規則太多、標準太高,以致成天太過緊張焦慮。多給自己鼓勵,愛的擁抱。
  5. 練習靜心活動:瑜珈、正念靜坐都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讓身心狀態趨於平靜。也可以減少發炎反應,增強免疫力。
  6. 參與喜歡的社區活動,多接觸社區的人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就是基金會提倡的三五成群、精神樂活。讓自己跟社區志同道合的人士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精神健康基金會的宗旨:「保養頭腦,免除煩惱,三五成群,溫暖人心」。以上八個要點其實就是基金會十六字真言的實踐。我們處在這個孤寂感漸增的社會中,或許可以多參與社區服務,幫助社區需要協助的孤寂人士,不管是獨居長者、憂鬱症患者,或罹患重病無法外出的人士。經由助人也讓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也就是胡海國董事長常說的:「拓展內心的宅地。」也讓這個社會更加祥和有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