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應援團】請問胡醫師

請問胡醫師:
 我如果家人病情較穩定後,是否應該讓他知道自己得了思覺失調症?如果是,那是由家屬來講,還是要醫生跟病人說?

應告知病情,但需注意方式
關於病情告知,在我門診及演講的場合,也是家屬常提出來關心的問題。要不要讓病人知道他的診斷跟疾病狀況呢?我認為應該是「要」,但告知的方式需要講究一點。
不一定由父母來說,主治醫師一般在治療過程中都會告知
一般在醫療過程裡,醫生會在某個情況跟病人告知:「你是有病的,這個病叫『思覺失調症』。」在這過程中,是否要由父母跟病人講?不一定。考量到病情告知的專業與經驗,由醫療人員來說會比較熟練,也能對病人提出來的醫療問題提供專業建議與回答。
先了解「思覺」生病的不舒服、困難點,了解這是思覺功能的失調,治療後就會回復過來
以我自己的實務經驗為例,我跟病人在一起共同治療他的疾病,病人通常很清楚自己有什麼困難,例如旁邊沒有人講話,怎麼會聽到聲音?聲音很吵,講的事情也讓他困擾很久了;或是有時候他會發現自己對於某些事的了解,怎麼跟現實不同;又或者他覺得好像人家特別會找他麻煩、給他不方便、排擠他,讓他工作不順利,或挑撥他跟別人的感情,這種狀況嚴重起來就是所謂被害妄想。
這些困擾病人的狀況一般在用藥之後會減少,有的可以完全消失,就病人的感受上來說是非常明顯的,也因此,一旦不服藥,病人會知道:「當我沒有用藥,這些現象就會跑出來。」這些所謂思考、知覺 的問題,病人都知道得很清楚,沒有用藥時,症狀就出現,例如聲音很吵,吵到沒辦法注意或聽清楚家人、同事、主管說的話;又或者是腦中的雜念很多,不斷不斷地反覆想,甚至影響睡眠,沒辦法睡好…等等。
我鼓勵病人在門診主動跟醫生說這些狀況,醫生會藉此判斷那個困擾是什麼問題,通常醫生會說:「雜念很多是思考上的困難」「聽到別人沒聽到的聲音,懷疑別人對你不利,這是你知覺上的困擾」。我們日常的用語不會特別談論或意識到「思考」、「知覺」,而是在生病後,才能知道得很清楚。
如同一般情況不會特別意識到腸胃的存在,但在腸胃發炎、潰瘍時,才會痛到驚呼「哇!肚子怎麼那麼痛!」這時才會知道腸胃生病了,看醫生治療後就會好起來。思覺失調症也是一樣的道理,這是大腦的疾病,它生病則是反應在思考、知覺上的障礙與困擾上,因此在適當時候跟病人說:
「你有思考的這個困難,有知覺的這個障礙,那這個叫做思覺的失調」
「你只要服藥,把它調整過來就好了」
「它只是一個腦功能的失調狀況,把它調整好就好,沒有把它調好,它就生病。」
用這種方式,讓他可以很深刻地了解,他有思覺的疾病在。
有些病人比較能覺察自己的異狀,在症狀初期就能很早懷疑,「欸我怎麼會這樣子?」發現自己有思考問題、知覺問題,有時候病人也會自己上網、查書找資料,到門診看醫生時還會問醫生說:「這個是不是思覺失調症?」並不是所有病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
以我的臨床觀點,先了解思考、知覺(也就是思覺)生病時的不舒服所造成的困難、困擾,這就是思覺的障礙者,思覺功能的失調,治療以後它就會回復過來。以我的經驗,一般病人在門診裡面溝通都蠻愉快的,說明這個病時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困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