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應援團》專欄_生活好難!適時放手,不讓腦力過度負荷,為自己留點餘裕,也是保養頭腦

生活好難!適時放手,不讓腦力過度負荷,為自己留點餘裕,也是保養頭腦

作者 胡海國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臺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

請問胡醫師:

有些病人說自己是因為校園、職場霸凌、大考失利、失戀等重大挫折才生病,請問這個說法對嗎?

有一些病人會說自己是因為校園、職場霸凌,大考失利,失戀等重大挫折,才會得失覺失調症,那這個觀察對嗎?我在門診看到,確實不少病人在發病前,有一些產生負面感受、情緒,或是覺得很難處理的生活事件。像是過去當兵比較嚴格,有不少是在當兵發病的案例。

重大生活事件壓縮腦力彈性,觸發腦內壓力反應,引起多巴胺分泌不穩定

學業不順、失業、感情不睦、婚姻挫折、家庭衝突、親人離世、校園或職場受委屈等生活事件,通常會壓縮腦力的彈性。本來生活就已經有壓力,平時忙著應付學校,應付工作,處理家庭大小事,如果再加上一些重大事件進來,會觸發腦裡面的壓力反應。在這個壓力反應過程,會再觸發本來就不穩定的多巴胺系統,一旦多巴胺分泌異常,無論是過高或過低,思覺功能的困難或障礙就容易出現,因此引發明顯的症狀跟較特異的行為表現,這就是所謂的「發病」。

思覺功能相對較脆弱,人際應對效率不佳,處理生活事件更為不易

從病人及家屬的自述中發現,這些案例,在發病之前,本身就有思覺功能較脆弱的傾向,可能表現在情緒、行為、反應方式上。也因為具有這種傾向,本來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效率上就比較不佳,也就更容易觸發這些生活事件,形成高壓力時間,像是校園職場同儕相處困難,感情受挫,無法調適被拒絕或分手的挫折感,或是對當兵的高壓生活適應困難等,所以這個觀察是對的。

關注焦點應該放在更早之前「精神狀態比較脆弱的表現」

我建議在發生重大壓力或是形成重大事件之時,盡早給予支持、安慰,使他感受不是孤軍奮戰,而且協助安排休息(請假),使壓力反應盡速緩解,或可平安度過。事實上,最理想的建議是,重大生活壓力之前,平常我們就關心、觀察週邊年紀輕的,不管是子女也好,學生也好,員工也好,親友也好,如果有比較特別的情緒反應,或是處理事情的狀況,跟預期不太一樣,行為也比較特別的,或者比較退縮,都是值得多加注意、關心的。生活上的重大事件,往往有一些致病風險存在,這在現在的精神醫學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服務方向。

發病時的言行與情緒表現,與平常表現有很明顯的不同,很容易被注意、被發現到。一般大部份人均在發病時,才關注在這個時期的言行與思覺變化,但無論是精神醫學的超前佈署,或說是預防醫學的觀點,我更建議,應該要關注在更早之前「精神狀態比較脆弱的表現時」,此時就應該要特別去注意、特別去關心的。若是能在這個時期適時調整,無論是調節內外在壓力,重視生活規律,找信任的朋友談談,或是暫時離開高壓環境,或許不至於演變成嚴重疾病。

一般人均不熟稔應對日常內外在壓力,增加壓力耐受能力,運用方法或技巧(如精神健壯之道)把生活壓力轉化為生活助力,因此我建議遇到重大生活壓力或事件時,及早就診精神科醫師是值得考慮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