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講座Ⅰ】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

[演講精采回顧]
[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

第一場:暴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預防、矯正與治療的可能

現今社會上傷害事件頻傳,我們打開電視網路就能看到各種虐殺動物、家庭暴力、街頭鬥毆、恐怖攻擊、連續殺人等令人既恐懼又憤怒的新聞報導。看著這些層出不窮、各型各類的暴力事件,總讓人免不了想去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行為,想試圖尋找可能的解釋原因。

 

隨著認知神經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近代研究者得以透過許多非侵入性的設備和方法(包括可將大腦各部位結構與各部位活動型態「影像化」的研究技術),試著解碼那些暴力行為者生理與心智上的特徵。今年(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的主題即以「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為主題,在敦南誠品書店舉辦三場演講,首先9月3日第一場邀請到任教於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的陳巧雲副教授,透過她在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專長,帶我們一探「暴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

 

0903衝動的反應暴力V.S. 預謀的主動暴力

陳副教授說到,研究暴力行為時,可依據「心理準備性」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反應式(reactive)攻擊,一是主動式(proactive)攻擊。前者無計劃性,通常在受到威脅後引發憤怒情緒而產生,例如感到被挑釁而衝動做出防衛或攻擊行為;後者有計畫性,為達成某種目標之預謀行為,例如以暴力強取豪奪、蓄意傷害他人。而這兩種類型的暴力行為目前被認定可能有不同的神經機制與歷程。

 

有研究透過腦影像技術發現,反應式暴力行為的罪犯其前額葉腹側區域的活化較一般人小,而主動式暴力行為的罪犯其前額葉活化程度與一般人差不多。其中,「前額葉」這個區域與許多重要的複雜功能有關,包括調控情緒、抑制衝動、評估情境、問題解決和計畫監控等,更有研究顯示前額葉皮質受損的病人會無法控制自己的不當行為,因此無法建立穩固的社交關係、容易在工作求學遭遇挫折。

 

主動式暴力的大腦結構與常人有異

而主動式暴力行為則被認為可能與病態人格有關(特別注意:不是指病態人格就一定會有暴力行為),病態人格包括缺乏同理、愧疚與自責等與道德有關的情感,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和自己的不當行為冷漠無感。也有研究發現,主動式暴力犯或病態人格者腦中的杏仁核(與負面情緒特別有關的區域)、後扣帶迴(與自我反思有關)等區域的功能比一般人差。

 

此外,也有學者研究家暴者的特徵發現,他們有強烈的反應式攻擊性格,例如被激怒時傾向有侵略性的反應;容易注意到負面情緒的刺激,且難以抑制這類的干擾;同時他們腦中的杏仁核(與負面情緒特別有關的區域)反應也較強,而調控情緒的前額葉皮質則活化較小。

 

透過陳副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述,讓我們了解到,種種的暴力行為有其在生物和心智上的不同脈絡基礎,這或許也表示我們有透過改變大腦來改變暴力行為發生的可能。然而,這都還有賴科學家們進一步的探究。這場演講還有更多精采詳細的內容,收錄在「BrainLOHAS_財團法人精神健神基金會」Youtube頻道(網址:https://www.youtube.com/user/BrainLOHAS),歡迎至線上免費觀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