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優築生命教室系列講座7月場] 開啟美滿人生的鑰匙—談「關係」經營

[2016台北優築生命教室系列講座7月場開啟美滿人生的鑰匙—談「關係」經營

錄影剪輯/紀實報導志工 張欽嵐

 7月16日艷陽高照的周六上午,台北優築生命教室座無虛席。這個月精神健康基金會請到了專長家族治療的葉紅秀醫師,跟大家從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來分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營。葉醫師首先從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超過70年的研究說起。1938年,該研究團隊挑選了兩個組別,一組由268位哈佛大二學生組成,另一組則是456位成長於波士頓貧民窟的青年,定期蒐集他們的工作、家庭及健康等相關資料,研究一直持續至今日。最終,研究團隊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保持快樂與健康!

好的人際關係讓你幸福又健康

DSC_0213 哈佛研究團隊發現,人際社交對健康有很大的益處,孤獨感則反之。那些與家人、朋友、社區有著緊密關係的人,比起社會連結短缺的人,往往活的更加快樂、長壽;而有著孤寂感受的人,往往覺得不快樂,身體健康狀況也更容易提早變差。此外,研究發現親密關係的質量比起數量來的更重要,積極溫暖的人際關係對身體健康有著保護作用。團隊藉由從中年時期的各項資料來預測這群人老年時的身體狀況,結果發現,那些在50歲時最滿意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的人,正是80歲時身體最健康的人,這顯示了品質良好的親密關係減緩了人們老化的速度。最後,研究也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保護了大腦。那些有著良好人際關係的人,因為能感受到當自己狀況不佳時尚有人能依賴,因此即便到老年,這些人的記憶也保持得更完整長久。

 

那麼,我們該怎麼經營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呢?

DSC_0229 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例如有些人總是團體中的開心果,有些人總是被大家保護著,有人則常做為責任承擔者,也有些人總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等等。這些不同的角色,都代表著自我與他人的連結樣態──也就是關係。經營關係有著各式各樣的方法,不論是我們常聽到「知足就是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兒孫自有兒孫福」等古諺,都是經營關係的方法。而在心理學界,也有各種學派助人經營關係,葉醫師這次即是以她專長的薩提爾模式跟大家分享。

 

五種生存姿態: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一致

 薩提爾是一位美國社工師,她在實務中體會到在治療疾病時,也應關注病人的家族,公認是家族治療的先驅。其發展出的薩提爾模式,是一種專業的助人模式,強調的並非是治療,而是個案要從中成長,透過技巧去體驗自我內在情感。薩提爾用五種生存姿態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分別是:「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一致」。人們常常在不同場合根據不同的對象來使用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之間並無高下優劣之分,僅是人們為了求取生存而採取的方式,如我們在職場面對上司可能就會以「討好」的模式來應對;母親對做錯事的孩子可能就會用「指責」模式;「超理智」型的人總習慣用道理說服人;「打岔」型則總是會逃避去碰觸自我真實的想法。

 不論是哪一個模式,都有優缺點;身處在關係中的我們,都應努力在自我、他人與情境中取得三者的平衡,朝向「一致」。討好型由於常忽略自我,因此可以試著多關照自己,讓自我多一點,指責型可能過於關注自我,在做出反應前可以試著多想想他人與情境,超理智則過於重視情境,因此可以多學著體會自己與他人的感受,打岔型則是不願碰觸自我、他人與情境,可能需要他人試著提醒當下狀況。在了解這些溝通模式後,葉醫師鼓勵大家日後可以試著在做出反應之前先覺察,感受自我、他人與情境的狀態,並調整三者之間的平衡,如此就能朝向「一致」的溝通。

最後,葉醫師告訴大家,這樣的覺察與調整可以有效減少人際關係中的焦慮、挫折與衝突,人生的智慧也就在這自我訓練的過程逐漸生成累積。也只有在兼顧自我、他人與情境的關係經營中,我們才能有一個舒服的人際關係,成就幸福健康的人生。

 

哈佛大學長達75年的「快樂」研究:美好人生建立於良好關係

http://ppt.cc/GszM0

葉紅秀醫師身心醫學常識網誌

 http://yehhs101.blogspot.tw/ 

【YouTube】影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