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築生命教室—從世界各國生活藝術談精神健康

從世界各國生活藝術談精神健康

1359194677-980612724_n

講師:溫彩棠(臺南精健之友會會長、前臺南市立圖書館館長)

                              

溫彩棠會長以其多年擔任公部門工作,代表本土文化團體至世界各國考察的經驗,分享他對多國文化生活藝術的觀察。現場的觀眾有約三分之一是溫會長在教育、藝術界的友人,活動中溫會長與朋友隨機的談話,也為這場活動增添精采。

 

溫會長從國家美感意識、文化產業為何如此重要談起。民國80年,法國僅是觀光藝文財的收入就達1600億法郎(當年匯率約為1法郎兌6.7元臺幣),比臺灣一整年的收入還多。許多歐洲國家在全球不景氣下,卻因文化美感意識高,眾多觀光城市如布拉格、佛羅倫斯、京都等,都賺進大把財富。一般人民的美感意識,是構成一個城市氣息的基本要素,像是英國小鎮房屋的一致配色、義大利路邊海報的不規則趣味剪裁等。

 

生活的情調,是過度勤奮工作的華人欠缺的。臺灣工時長,遠超各國,造成生活不規律,影響生活品質、對美的思考與發展可能。像義大利總是午休至四、五點;英國人一日中必定喝下午茶等,都是對緊張生活的調節。

 

日常生活中,可以發揮藝術創意的地方其實比我們想像得多。溫會長舉例,像是杭州一處踩上去會發出聲音的鋼琴鍵盤階梯、或利用貫穿城市的河流以規劃周邊產業發展,塑造河流文化印象。「孩子有無窮盡的寶藏待開發。」溫會長說,這些生活中的藝術,不僅對觀光業與居民身心調適有益,對孩子的養成更有良好影響。

 

但提升藝術美感的同時,文化的傳承也不容忽視。溫會長注意到,他帶領國家表演團至國外一個小城市演出時,雖高朋滿座,但現場幾乎都是老人。年輕人對於藝術文化的興趣低落,全球皆然。臺灣年輕人不愛看書,街上卻可見「吃到飽」店林立,他不由得擔心臺灣人在追求經濟下,只知道填飽肚子,卻忘記要學習新知,滋潤大腦,提升文化涵養。

 

接近、了解並保護大自然也非常重要。現代人對於自然的疏遠、忽略,將可能使我們付出代價。被稱為世界之肺的亞馬遜流域,因濫墾嚴重,致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未來的人類甚至可能因此繳交呼吸稅;臺灣的大甲溪,上流濫墾嚴重,可能導致山地滑動等。

 

但大自然的美,也會因當地人文素養的高低而產生不同詮釋。黃石公園的忠實泉,每12分鐘會噴發一次溫泉,在臺灣也許就淪為民眾的泡腳之處了。但因為時代的進程,臺灣人已經越來越重視自然生態之美。臺南新景點「現代桃花園擺渡」,過去為養蚵人任意截流,現為辦理文藝季需要,在與民眾幾度溝通後開放觀光,現在該地已成為臺南深度旅遊的首要推薦景點之一。

 

從生活中提升美感,就應該從身邊環境做起,並與人文結合,那種美才有深度文化價值。臺南由垃圾山改建的巴克禮公園,曾獲國際獎項表揚,時高雄縣長楊秋興質疑,縣內花了兩億美化的水庫,何以輸給這個小公園?「因為巴克禮公園,是當地人民自發形成、維護的。」溫會長之前到美國鳳凰城時,以為當地政府聘用很多人來拔雜草,一問之下才發現,那是居民的自發行為。「如果上周有人去臺北植物園拔雜草,我願意請他喝一年份咖啡。」此話一出,大家都笑了,但也讓觀眾重新深思個人對於環境保護的觀念與實踐。

 

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溫會長提醒,要發揮對生活、大自然、建築物等的新思維與藝術感,應先透過心腦操練,提升腦力,才能發揮足夠的創意、能力,活出生命的價值與光輝。「精神健康的人,身心才會健全,才能了解爭千秋不爭一世的道理,擁有永續發展的概念,活出幸福的源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