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操練】嫉妬妄想,也算是疾病嗎?文/劉震鐘醫師

嫉妬妄想,也算是疾病嗎?

文/劉震鐘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應用精神病理研究推廣組召集人

 朋友打電話來諮詢,說是遠房親戚中有一對結褵逾四十載的老夫妻,最近總為了老伴的不安分而爭吵不休。老太太年近七十了還鬧離婚,老先生依她也不是,不依她也不是。兒女這一輩更是看得尷尬,除了覺得莫名其妙,聽了老太太生氣的爆點,更覺得好笑。不過,總不好眼睜睜看著事情鬧得太誇張,也希望能夠幫忙評估老人家(不管是哪一位)是不是失智了,才會這麼不可理喻。

哄勸之下,兩老一同出現在診間,老先生拄著拐杖,行動有些遲緩,老太太則是耳聰目明,精神奕奕地指控老先生自從上次和朋友聚會(自己也有參加的不定期活動),就被某個比自己年輕(也六十出頭了)的朋友「煞到」之後,開始對自己很兇,每次質問他和那個「賤女人」又在胡搞什麼的時候,他都矢口否認,逼急了就會惱羞成怒,只有當她覺得自己實在不堪再這樣被糟蹋,聲淚俱下表示不如歸去的時候,老先生才會招認,並且發誓以後不敢再犯了。

老先生滿臉無奈和委屈,說自己到這把年紀從來不曾對不起老伴,也沒有能力出軌。只記得那次聚會時,有位太太問了自己一個小問題,當下隨口應答,一會兒又去跟對方多說幾句,然後就沒有後續了,沒想到從此就不得安寧。

老太太憋著氣聽到這裡,忍不住又開罵,責備先生的無情無義,不過多半是倒果為因,很多她所謂的「證據」,倒比較像是老先生在屈打成招下的「口供」。

 

胡亂猜忌,很可能是生病了。

臨床上各種指控聽多了,切莫未審先判,尤其如果故事內容太過曲折離奇,聽起來匪夷所思,那麼,生病的可能性就更大些。儘管如此,清官難斷家務事,我也不能只因同情弱者(老先生看起來真的很弱)就說老太太有病,於是請同住的子女提供他們各自的觀察。老太太身體還算健康,記性、一般生活功能也沒有退化的跡象,她雖然一向強勢,但不曾這般無禮取鬧,只是這次本來以為的小事,火卻愈燒愈旺,看到大家都幫著老先生說話,她更是生氣。

最近發生一次超過的事件是:上星期老太太離家出走後,隔天她就假裝「那個女人」打電話來測試,看看老先生跟「對方」回話的態度是不是跟對自己說話時不一樣。老先生其實一聽聲音馬上知道是自己的老伴,焦心地問她在哪裡,要去帶她回來,沒想到電話就掛了。不久,「那個女人」又來一通電話,要老先生不可以讓太太知道,要約他在外頭見面,測試他的真心。為了找到老婆大人,老先生只好配合演出,於是罪狀又多了一條。

事情探查至此,診斷已經相當肯定了,也做了初步的失智症評估,這方面兩老都沒問題。這是嫉妬型妄想症,又稱病態嫉妬,主要表現為強烈卻是錯誤的認知,相信另一半對自己不忠,特別是性關係上背叛自己,與外人有染。這樣的妄想沒有好好處理,有可能釀成殺害所愛、追殺被懷疑的無辜第三者,甚至自殺的慘案。社會新聞裡三不五時會出現類似這樣的案例,有些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正所謂「心病」難醫。

不就是愛得太深、不安全感才會太強勢,導致疑心病太重,演變成如此癡狂。這要怎麼醫呢?

翻開精神科的教科書,關於妄想症的治療,只有簡單兩句話,大意是一般認為很難治,或許可以嘗試心理治療。至於心理治療要怎麼做,也沒有太多著墨。

為什麼會這樣?畢竟要驗證一種治療是否有效,在奉行實證醫學的當代潮流下,就必須通過「雙盲隨機分配試驗」,特別是在使用安慰劑作為對照組的研究檢驗下,如果能夠顯現出明確的較佳效果,才會被認可為有效(也就是證據力等級高)的治療。

想當然爾,妄想症的個案很難被說服承認自己是病了,多半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治療,更別提會簽下受試同意書,參加臨床試驗,測試什麼藥對自己比較有幫助。

那麼,妄想症真的無藥可醫嗎?其實妄想症並不是不治惡疾,所謂「難治」的難,最大的障礙在於個案的不願意,而旁人也不知道要怎樣讓他主動求助。而且,雖說缺乏證據力等級最高的參考資訊,退而求其次,臨床實務上,醫師還是有可能根據個案所呈現的情緒、睡眠、衝動控制等困擾,給予經驗上認為可能有幫助的藥物,再依其反應來調整用藥,等到累積較多的經驗值之後,再檢視治療成效。當然,這樣的評估比較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依實證醫學的標準來衡量,證據力沒那麼強。不過,對於很難取得更高證據等級療效的個案而言,已經是難得的參考資訊了。

 

積極就醫,是最好的方法。

筆者將過去數年曾經在門診接受治療的三十二位嫉妬妄想症案例做回溯分析,並且於今年初發表在國際臨床精神藥理學期刊,約有六成的個案,在接受抗精神病劑的治療之後,回診時有明顯進步,也就是情緒安定許多,詢問時也表示自己不會那麼生氣擔心,而旁觀者也表示病患不再一直懷疑伴侶的言行舉止,互動上幾乎恢復正常。其餘四成也有一半以上是有部分改善,雖然還是認為或懷疑另一半可能不忠,但至少不會再那麼容易激動生氣。此外,部分個案如果合併使用抗憂鬱劑治療,似乎有效的機率更高。

整體的成效或許令人很好奇,原來吃藥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其實,對於精神科醫師來說,這樣的結果不會令人太意外,人的思考、情緒、行為、驅力等精神狀態,本來就和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作用密切相關,抗精神病劑、抗憂鬱劑、抗焦慮劑等之所以有效,都是這樣的道理,只是「為什麼」會出現某個症狀、「為什麼」用某種藥有效,詳細的機轉原因還是很難清楚解答,不過,至少我們知道「有什麼藥」可以幫忙這種令人困擾,甚至有很大潛在風險的病症。至於更多的專業知識,則需要這樣的個案願意接受詳細完整的科學研究,才能夠回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