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講座Ⅱ】心理學如何了解犯罪與協助司法審判(編輯組)

[演講精采回顧]
[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
第二場:心理學如何了解犯罪與協助司法審判─從一個案例談起

編輯組

 

%e8%aa%a0%e5%93%81%e4%ba%8c%e7%85%a7%e7%89%87-copy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數起無差別隨機殺人案,除了讓人對於這類事件感到害怕、疑惑與痛心外,新聞媒體時常聚焦在犯人的精神狀態以及是否為精神疾患等議題,也讓社會大眾開始有機會接觸到精神疾患在司法審判上的特殊性。然而,媒體時常以像是為了激起民眾對犯人的仇恨似地,用渲染、貼標籤的方式簡化了司法審判過程中,對於犯人精神、心理狀態的考量,這除了有污名化精神疾病的問題,也可能造成社會對於司法審判的不信任。

 

 為此,精神健康基金會一年一度的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今年即以神經科學、心理學以及精神醫學的角度辦理系列講座,9月25日邀請到台灣大學心理系的趙儀珊助理教授,分享她過去以發展心理學家的身分所參與的一個心理鑑定的案例。透過趙教授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心理鑑定的司法審判中扮演的角色、內容及目前的發展。

 

 在講座之初,趙教授先說明了精神鑑定與心理鑑定的差別。精神鑑定通常會在一審出現,目的是為了確認被告有無精神障礙、疾病以及其在犯案當下的精神狀態。而心理鑑定則較常於二審出現,在一審確認了被告並無精神障礙後,法官會透過心理鑑定了解可能影響或導致被告犯案的心理因素,鑑定內容可能包括了被告成長背景、人格、社會關係以及評估被告再犯風險、矯正、社會化之可能性,並以此讓法官於量刑時有參考之依據。此次分享的吳敏誠案即是在二審時委託了趙教授做心理鑑定。

 

回溯成長歷程 剖析問題成因

 針對吳敏誠案的心理鑑定,趙教授採用了發展心理學及心理風險因子的觀點來解釋被告的行為以及為何被告會有與他人不一樣的行為反應,特別是被告及其手足的差異。發展心理學強調早年的生命經驗對於人的成長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人們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面對自我及環境改變都得做出調適,調適的好則能習得良好的社會技能,與他人和樂相處,遵守社會規範,也能建立與維持親密關係;若是調適不佳則可能會出現心理或行為問題,如攻擊行為,社會技能也可能會有缺陷,而難與他人建立關係,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偏差或犯罪行為。透過發展心理學,我們可以探究一個人是否在成長中的某個階段遇到了調適不佳的情況,進而影響其日後發展。

 

挖掘風險 降低負面影響

 心理風險因子的觀點則可以幫助檢視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來自個人、家庭及社會與負面結果有高度相關的情境,如低成就、家暴、低社經地位。若個人遭受的風險因子越多,則個人產生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對於風險因子,保護因子則可幫助個人維持在穩定的狀態,如手足情誼、家庭支持等,它可形成保護圈,避免個人暴露在風險中,並降低風險因子帶來的影響。透過分析被告生命中風險及保護因子,我們可以評估其矯正、社會化以及再犯之可能性。

 

 在演講中分享的心理鑑定報告,是趙教授以深入訪談的方式,累積了24個小時的訪談內容,再搭配來自學校、社工、開庭的紀錄及家屬信件等資料,也訪談其他相關人,最終才完成。趙教授提到,目前國內對於司法心理鑑定並未發展出一套標準作業程序,這也讓她在鑑定過程中遭遇不少困難,像是無法確定需蒐集多少資料才足夠等等。從趙教授當天的分享過程中,可以強烈感受到她對於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自律,她始終強調自己是以一個發展心理學家的觀點來看待被告,謹守不逾越到司法的原則。

 

多一分理解 多一份同理

 確實台灣在司法心理鑑定上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不論是從鑑定程序與標準的確立、資料庫的建置到跨領域專業合作,甚至是社會大眾對司法心理鑑定的正確認識等等。我們期許這場以實務經驗來談論台灣司法心理鑑定的講座,能夠成為一扇窗,透過專業與民間的對話,讓這個社會累積更多理性成熟的力量,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們都能夠以更冷靜但不失溫度的眼光與思考,面對發生在這社會上那些層出不窮的犯罪,以及理解建構出一場司法審判的不會僅是司法人員,也同時需要其他專業的合作。對於犯罪及司法審判,若社會上能有更多人可以擁有直覺情感式以外的觀點,那麼這不僅是整個社會的進步,更能讓我們有機會去理解犯罪者;也唯有理解犯罪者,才有預防犯罪的可能。畢竟,就如同趙老師說的:「拯救未來可能犯罪的孩子,就是拯救未來可能受害的孩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