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台北優築生命教室1月場】情緒的身心觀—談如何提升EQ

[演講精采回顧]
[2016台北優築生命教室系列講座1月場] 情緒的身心觀–談如何提升EQ

文字/紀實報導志工 梁家綺  、  攝影/紀實報導志工 Anne 、 錄影剪輯/紀實報導志工 張欽嵐

※本活動獲科技部科學志工火車頭計畫經費挹注

拜科技之賜,大家不必再被時間空間所拘束,隨時都可以上youtube觀看優築生命教室的課程。這次也要感謝精健會紀實志工張欽嵐老師和吳明樺大哥,用心地將影像剪輯上傳,聲音和畫面不但清晰,並且能夠隨著演說內容及時切換,讓當天不克前往Anne1聽演講的人,在家即能有像是親臨現場一樣的感受,真沒有遺憾,也絲毫沒有違和感。

2016年1月份的優築生命教室,是由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湯華盛醫師主講。講題是「情緒的身心觀—談如何提高EQ」。一開場,湯醫師便說自己已經把家裡的字典都丟了,因為現在查google太方便,不僅便捷而且還什麼都能查!網路的普及與發達,資訊取得越發容易,所以在現今社會裡,EQ受大家重視的程度遠遠超過IQ。

生活不可沒壓力 懂得調適才重要

壓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如影隨形地跟著我們,但只要壓力管理得當,便能產生助力,使得表現比以往更佳,而超越困境之後帶來的是成長的甜美果實。所以,適度的壓力能使個人表現達到更好狀態,反之,一旦壓力處理不當,甚至是沒有覺知壓力的存在,那麼,長期的壓力或惡性的壓力大有可能成為身心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我們不但得好好重視壓力,還要學習該如何調適它才是。

湯華盛醫師告訴我們,壓力管理的原則是:吃得對、勤運動、睡得足、想好事、常快樂。用正念的吃法,吃新鮮、當地、當季的食材,避免生鏽油炸的食物;運動可以增加腦內啡的分泌,降低焦慮和憂鬱;良好的睡眠使身心得以修護,有助於學習並鞏固記憶;多想好事,過正念的生活,正念亦即是活在此時此刻,不必為過去懊惱,也不必過度為將來耽憂;經常快樂的人能促使催產素分泌增加,它能增進人際關係和諧之外,還可以降低細胞發炎,減少心情焦慮,增加心理平靜。

了解情緒管理 就從認識大腦開始  

研究也證實 : 壓力有方法可以管理,情緒也是可以操練控制的!而這就得先從認識大腦的構造跟功能開始談起,大腦有一個部份是腦幹,它主管呼吸、心跳、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等。第二個部份是邊緣系統,它亦稱為情緒腦,主要與情緒相關。第三個部分是腦皮質,它是理智活動中心,負責分析、判斷、組織訊息、解決問題和衝動控制。人之所以情緒失控,就是腦皮質沒有發揮良好作用的結果,也是邊緣系統過於活化的一種呈現。腦中的邊緣系統有兩個重要角色與情緒有關,那就是海馬迴和杏仁核,海馬迴主要負責對於直接經驗的新生記憶,提供情境、空間、理智和語言脈絡,使情緒反應有意義,海馬迴損傷將會影響記憶功能。杏仁核的功能是感受情緒的能力與製造情緒記憶的能力,杏仁核若有損傷,其各種情緒反應的能力也會消失。海馬迴跟杏仁核的關係,前者能記住故事劇本的情節,而後者則能儲存針對劇本故事所產生的情緒,特別是恐懼、害怕、失落等負面情緒。

透過練習控制情緒表達 展現良好EQ

良好的情緒表達必須是邊緣系統與大腦皮質通力合作之下的產物,因為情緒產生有兩個歷程,一個是沒有被意識到的自動化歷程,它由視丘傳到杏仁核,再到下視丘,便啟動自律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作反應,另一個是意識的歷程,即視丘接受到感覺訊息,先傳到大腦皮質,再傳到杏仁核,接著傳到下視丘,方啟動自律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作出反應。這種經過大腦皮質的過程,其產出的是經過控制的情緒,也是經過理性的思考。經由意識的歷程所產生的結果,自然比自動化歷程──那種不經大腦皮質思考的結果要來得妥當與完善得多。

湯華盛醫師推薦大家,盡量能夠每天作靜坐修練,先從一次五分鐘練起,慢慢增加到一次二十分鐘。天天靜坐修練,兩個月後,便能感受到心理比以前更加平靜,而且思考也比以往更為正向,因為當我們在練習自我克制時,就會讓腦中的刺激與負面反應之間的連結變弱。由此可知,靜坐修練久了,大腦連結的路徑也能因而改變。近年來,湯醫師每天都在家做靜坐修練,因而從中得到了改變與成長,所以,今天他也特別向大家「呷好道相報」,期望有緣的人,也能體會一下靜坐所帶來的好處。

DSC_0543 DSC_055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