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講座Ⅱ】心理學如何了解犯罪與協助司法審判(紀實志工)

[演講精采回顧]
[2016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
第二場:心理學如何了解犯罪與協助司法審判

 

紀實報導志工  劉書亞

 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回溯人生發展階段,一個人早年的生命經驗,對於成年後的塑造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已有研究指出:親子關係品質、照顧者與重要他人的關係,及經濟與社會資源等因素,能夠預測兒童健康發展和調適。更令我們想要瞭解的是:造成駭人聽聞的社會案件的主嫌,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這種慘絕人寰的事。如,2014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2016年內湖小燈泡事件等,到底是什麼驅使這些他們變成加害者呢?

 精神健康基金會2016年規劃的腦科學與精神健康系列講座–「瘋狂之門:帶你進入失控行為的心智世界」的第二場講座,榮幸邀請到台彎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趙儀珊老師來主講「心理學如何了解犯罪與協助司法審判」,以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向聽眾解釋這些人物背後可能的成長經驗與人格發展歷程,以探討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犯案,及心理鑑定範圍與程序。

 

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預防

 趙老師主要研究發展心理學與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在接觸到兒童虐待的案件中,或是受法院委託鑑定的司法案件中,可觀察到某些個案的童年時期,可能遭受到暴力對待,或是經歷了弱勢的處境。基於此,趙老師連帶說明另一個重點:心理風險因子。

 什麼是風險因子呢?與負面結果有高度相關的因素或情境,皆可算歸類為風險因子,例如:父母親的管教方式不當、家暴、結交到不良的朋友。但,要另加說明的是,並非每一遭受到霸凌的個案未來就會成為加害者。相對於風險因子,也存在著保護(增進)因子,即為對增進健康發展有益的因素或情境,比如:家庭與社會支持、有穩定的工作。

 風險-保護的理論模型指出,增進因子可在風險因子周邊形成保護圈,經由兩者之間所產生的交互作用,最後降低負面結果的產生。同樣的理論可應用於「再犯風險」的推測,若保護因子(如,家庭與親密關係、有工作)的防護力勝過再犯風險因子(如前科、精神問題、物質濫用等)造成的影響,再犯風險的機率就比較低。

 

不獨子其子

 在這次的演講,趙老師充分的展現了她的專業,以發展心理學角度回溯犯罪人的成長,解說的十分詳細,也讓我們多一些瞭解,就如同趙老師極力強調的–

 拯救未來可能受害的孩子。在活動的尾聲,趙老師以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的名言作為簡報的結尾:“He who does not prevent a crime when he can, encourages it.”大意是:若不在可防止犯罪發生時阻止發生,即是變相地在鼓勵犯罪;這不僅可以應用於在探討社會案件發生的態度,更可以期許大家,在平時保有一顆公平正義的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